深度介紹
04.11 | 2025

2025 米蘭家具展沙發設計焦點|簡約 × 特色:風格與張力的構築

西華住的藝術──親赴米蘭現場觀展

作為全球家具界的重要風向球,第 63 屆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 2025)於今年4月揭幕,將室內美學、生活方式與素材創新再度推向高峰。在本屆展會中,沙發類產品的表現趨勢呈現出兩大鮮明路線:當中有一種展現純粹、線條柔和的「簡約沙發」風格;另一種則是強調外形張力、色彩個性創新的「特色沙發」路線。由西華住的藝術總經理──徐培原親自參與此次盛會,來到第三天,邀請您與我們同步展期,聚焦西華代理的義大利家具品牌在米蘭展中的沙發設計展現。以  Arketipo Firenze Cierre1972 為代表的簡約系創作,對比 CassinaVibieffe 呈現出的特殊造型,從外型、結構與空間配置切入,分析背後的美學演化與市場趨勢,勾勒當代居家風格的兩種風格呈現。

簡約的精鍊重構|Arketipo Firenze × Cierre1972

Arketipo Firenze:造型的鬆弛感與建築邏輯的平衡

Arketipo 本次展出的新品沙發「Bodyguard」(圖1-3),挑戰人們對「舒適」的既定印象,不滿足於表面上的承托與柔軟,而是進一步捕捉身心的釋放與放鬆狀態。外觀上延續一貫的雕塑與非對稱模組邏輯,背墊與坐墊採用自由輪廓設計,視覺上鬆弛而隨性,實則是經過精密推演,讓使用者可依姿勢調整支撐角度,利用多段可移動式背墊與柔韌臂枕。正如 Arketipo 的理念「真正的放鬆,不是靜止,而是身體自然隨著動作延展的舒適狀態。」

Cierre1972:剖面比例與使用機能的動態切割

Cierre1972 在本次展會延續其在模組表現上的技術優勢,展出多款沙發,風格各異但核心一致,延續品牌對比例控制、線條及配置的掌握。首款作品(圖1-1) 強調線條的純粹與比例克制,椅背採用低姿設計,並透過平直延展的形式營造視覺延伸效果,整體造型洗鍊,適合簡約空間或現代住宅使用。第二款展品則採用 boucle 紋理面料為主體,觸感溫潤,搭配可拆卸式靠枕與調整模組,可依需求重組座位深度與枕墊支撐,提升沙發與使用習慣間的適應性。整體而言,Cierre1972 今年展品在造型與材質應用上皆保有高度一致性,並以優雅的方式回應當前高端市場對舒適性與美感的雙重期待。

Cierre1972 義大利沙發
Cierre1972(1-1)
Cierre1972 義大利沙發
Cierre1972(1-2)
Arketipo Firenze義大利家具品牌 沙發
Arketipo Firenze(1-3)

視覺動能的風格主張|Cassina × Vibieffe

Cassina:造型與色彩的視覺構思

作為義大利現代設計代表品牌之一,Cassina 本屆推出 Patricia Urquiola 設計的 Dudet 沙發,從 1970 年代汲取靈感,以簡潔的幾何輪廓與柔和曲線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年代情懷與未來視角。三段式結構——寬大坐墊搭配連貫曲線所構成的支撐、扶手與靠背——展現出俐落而有彈性的造型美感。Dudet 不僅在形式上強調輪廓的清晰度,其設計同時展現對永續精神的重視:模組可拆卸,泡棉部分來自生物基材質,外層布套也可透過隱形拉鍊輕鬆更換,體現當代設計對循環與環保的深層思考。弧形外形極具張力,靠背與座面的轉折處線條連貫自然,如建築中樑柱的順延。成為展中最吸睛的作品之一,打破傳統沙發對地面重心的依賴,實現漂浮式視覺效果。整體造型既有雕塑感也兼具輕盈節奏,在空間中搭配色彩飽和的家飾與形式大膽的地毯,營造出強烈的視覺對比與動態張力,使空間充滿前衛的氣息。

Vibieffe:解構與重組中的當代舒適學

Vibieffe 所展出的系列則更趨近於當代「特色沙發」的另一支流向——重組、重構與尺度放大。其外型皆非為討好,而是對居所提出挑戰。透過立體元素的堆疊與形式的異構,Vibieffe 強調家具在生活情境中不僅是使用對象,更是風格塑形與設計觀點的展現焦點。作品將視覺與尺度推向更自由的詮釋範疇,形塑出當代風格中的非制式舒適語境。三段圓柱體結構組成的單椅成為全場焦點,透過解構再造的構件安排,展現如雕塑般的份量與動態。其線條極簡但比例掌握得宜,圓弧外型讓視覺更加柔和,具備強烈的形體辨識度,同時亦能靈活配置於公共空間或藝術感強烈的住宅。這類設計不再依附以往舒適定義,而是藉由結構與形式創造新的審美與使用體驗。

vibieffe 義大利品牌 單椅
vibieffe
vibieffe 義大利品牌 單椅
vibieffe
Cassina 義大利品牌 沙發
Cassina
Cassina 義大利品牌 沙發
Cassina

美學走向與設計意識的雙軌進化

 

從簡約沙發的架構節制到特色沙發的視覺張力,可看出風格走向的分野也恰好回應了市場的雙重需求:一端關注生活秩序、空間純淨與心理平衡;另一端則傾向造型能量、視覺衝擊與場域張力。簡約派更強調與空間之間的協調與內斂節奏;而強造型沙發則傾向成為場域焦點,於視覺與形式上主導氛圍,兩者從不同視角詮釋使用者對美感、尺度與主體性的理解。

面對本次米蘭家具展所揭示的沙發走向,除了可辨識的設計語境與市場偏好,也不難發現未來沙發設計正逐步邁向更具互動性與感知力的發展方向。結合機械創新與模組彈性,已讓沙發具備動態調整與人體支撐反應的能力。延伸至更前瞻的想像,沙發也可能搭載壓力感測器、溫度追蹤裝置與個人化照明調節模組,甚至與智慧家庭系統同步整合,根據使用者習慣主動調節角度或回應情緒狀態。未來的沙發,將不再是被動承載的靜態物件,而是具備生理感知與主動互動能力的生活介面,成為科技與日常舒適感融合的實踐場域。

此次展出不僅公開展示當代設計語言的深度,也開始使人想像沙發作為感知平台的潛能——那是一種從形式到情境、從美學到體感的全方位進化。我們應以更寬廣的視角,理解這場風格的張力構築:在設計之外,所投射出的不只是家具的形式,而是一種生活的主張與審美的選擇。

 

RECENT POSTS

深度介紹

Ulivi Salotti|義式工藝的詩意延伸,定義高級家居風尚

04.09 | 2025
深度介紹

義式設計靈魂,漫行完美之旅 一 Arketipo Firenze

04.08 | 2025
客戶分享

【客戶居家分享-台北 | 設計師推薦】

01.23 | 2025
返回頂端